可是“开矿容易修复难”。被开采破坏后的矿山,完成“自愈”却需要付出成倍的时间。特别是近年来,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是大方向、大原则、大逻辑!是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由矿业大国向矿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因此,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必要。
在矿山修复的路上,人类摸爬滚打多年,研究出了一套一套“治山之道”。
矿山修复1.0时代:传统复绿术
这种方法源自20世纪40年代的英、美、澳等采矿历史久远的发达国家。简单来说,就是将开采后的矿区土地恢复平整,然后种草种树种植物,让修复地恢复成农田或者森林、草地原貌。
▼黑岱沟排土场修复工程采用了绿化和复垦的技术。在修复地种植松树、新疆杨、沙棘、苜蓿草木犀、沙打旺、女贞等乔灌木。
▼排土场顶部部分种植玉米进行复垦。
▼排土场边坡坡面种植新疆杨。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简单可行、成本低廉,不过最大的缺点就是只适用于30°以下的缓坡山体,修复局限性很大。
矿山修复2.0时代:矿山喷播术
1940年初,一些欧美国家为防止坡地雨水侵蚀发明了液压喷播技术;英国发明了植物种子喷播和喷射乳化沥青技术;1958年,日本在多次试验后开发出了喷射绿化技术。通俗地讲,就是将采用经特殊工艺制造而成的混合材料,与植物种子一起喷射到修复地表面。
▼大青山边坡修复项目便采用了混喷植生技术:选用抗旱性强、根系发达、耐瘠薄的乡土植物种质,混合保水材料、有机物质,对岩体进行喷播修复。
比起传统的土地复垦术,喷播术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可适用于坡度范围30°-70°的山体。不过其使用的前提条件是,修复的坡体足够稳定。
矿山修复3.0时代:边坡绿化术
1960年后,一些发达国家结合工程和植被,比如水平格、生态袋绿化和生态草毯绿化,研制出边坡绿化技术。
▼在318国道林芝至拉萨段采用了生态袋绿化技术:用充填土的生态袋组成挡土结构,并在生态袋内外立面采用混播、喷播、压播、插播进行绿化,形成整体的生态柔性挡土结构。
▼乌海矿山山体护坡工程同时采用了生态袋绿化和生态草毯两种技术。通过装满植物生长基质的生态袋沿坡表面层层堆叠,达到护坡的作用。
▼在山腰间,采用自主研发的环保植生毯产品进行固坡修复。通过清除杂草、平整场地、铺设植生毯、覆土、浇水等多道施工工艺,达到水土保持、固坡护坡、保护环境的效果。
边坡修复是矿山修复的痛点和难点,其涉及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综合运用。它可广泛应用在道路护坡、山体护坡以及河堤护坡等多种修复形态中。
但是以上的这些技术在面对巨大的综合性矿山治理项目面前,就有所不足,综合性矿山从设计到施工需要综合统筹、全盘把握,这就造就了新一代的数字化修复。
矿山修复4.0时代:数字化修复术
如今数字化科技大行其道,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率先将现代3S技术应用到矿山修复当中去。
数字化修复技术可全面及时掌握修复矿山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动态变化等大数据信息,依据修复地的监测数据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等遥感解译信息数据,进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管理、评价。